

第一章:项目背景
人类因文化而繁荣,城市因文化而生辉。
文化不仅是一国、一地区经济发达成度的标志,更是促进一国、一地区发展的重要源动力。跨入新的千年后,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以民族文化为单元的多元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也加快了融合与互动的进程。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定位,将更加注重在文化方面影响,而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文化发展将更大促进经济发展,文化早已成为了产业。
近20年来,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文化领域的推广和应用,文化产业已被国际学界公认为朝阳产业,并且在许多发达国家已经由国家经济体系的边缘走向了中心。
文化艺术交流作为文化艺术作品呈现的一个重要形式和渠道,已经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文化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发展机遇。
国家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前所未有,2009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随后文化部发布《文化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3月,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国家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将重点推进的文化产业包括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尤其是2011年《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诞生,更是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升到了事关民族兴亡的高度。
XX地区,毗邻京津,作为地处华北与东北通道的咽喉要地,除了工业基础雄厚,同时拥有丰富的人类文化遗产,是京津冀城市群东北部重要的文化交流中心城市,所以更需要大力发展其文化产业。
伴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民营美术馆、艺术馆、博物馆”这些词汇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近些年来,海内外不少国家纷纷成立了众多民营美术、艺术馆。在国内“美术馆、艺术馆热”也呈现一种高调姿态,本土民营美术、艺术馆犹如雨后春笋般霎间涌现在国内部分城市,呈井喷式发展。创办“民营美术、艺术馆”已成为一种文化艺术新浪潮,并对现存的固有艺术机制和格局形成了冲击和补充。现阶段,本土民营艺术馆的发展境况已不能简单地定性为公立展馆的补充,作为民间资本注入创建的机构,愈发彰显出其独特的文化特性。这一民间机构对于当今社会的文化建构所引发的作用力,已不再是单一的侧面映现。民营美术、艺术馆发展至今已成为当代社会文化建设的有机构成... ...
/文:京玺文化
声明:禁止转载与Co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