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老师随笔

时间:2025-10-14 17:08:27
早教老师随笔9篇

早教老师随笔9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别人写的随笔吧?随笔通常作者通过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的一种文体。为了让大家在写随笔的时候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早教老师随笔,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早教老师随笔1

幼儿园处于孩子成长的懵懂期,调皮、好动、想象力丰富,但理解力有限。照顾这个时期的孩子,不仅需要丰富的经验、了解孩子的心理,更重要的是对孩子要有无限的爱,否则,还真容易被孩子的`不听话气坏呢。小朋友喜欢的老师长头发的,可以梳辫子、漂亮的、年轻的、知识多、懂科学的、有本事的。

幼儿园是保教机构,既要保育又有教育,保育包括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教育是指让孩子在幼儿园健康地成长发展。幼儿园教师还有解决家长后顾之忧、支持家长工作的任务,所以对幼教来说师德更重要。幼儿园阶段处于一个奠基的阶段,从大的方面说要对孩子终身可持续发展负责,从细的方面讲就是对孩子人身安全、喜怒哀乐、当天的心情负责。

如果没有爱心,幼教工作可能根本不能干下去。孩子非常需要老师关爱,比如经常要抱着他们,小朋友也特别喜欢老师,可能鼻涕、眼泪就都蹭到老师的衣服上了,这是很正常且经常发生的事。这就是孩子,他们就是这样的,这就需要老师给予他们更多的呵护。

早教老师随笔2

每个小朋友都有着各自的特点,有的喜动,有的喜静,有的爱说话,有的不张口。熙熙就是我们班一位不爱讲话的小女孩,你跟她说话,她总是先笑,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她不会开口的。但是她自尊心很强,每次手工制作和计算作业她总是又快又好,常常会令同伴们羡慕不己。这么一位聪明的小女孩,常常令他母亲“头疼”,“疼”的原因是她不愿多讲。据我观察发现,熙熙和小朋友还是有话说的。为了鼓励熙熙愿说乐说,我试图从以下几方面来帮助她:

一、日常生活中多与她讲话

我随时跟熙熙交谈,让她感受到老师与她是平等的.,消除不必要的敬畏感。到幼儿园问她看到些什么有趣的.....总之,只要和她在一起,我就尽量和她讲话。

二、巧妙运用角色游戏,让她愿讲

熙熙记忆力很好,故事听过一遍就基本会讲了,我便让她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并有意识的安排需要大声讲述的角色,如“狐狸”“大象”“黑熊”等。慢慢地她不仅愿意扮演角色,而且还愿意单独讲述故事内容。为了巩固成果,我还同熙熙妈妈商量好,让她回家记录熙熙所讲的故事。

三、美术活动中让她乐讲

记得有一次手工活动“折花篮”我先让幼儿尝试自己看图示折纸,打算不会折的地方再讲解。没想到熙熙不一会儿就完成了作品,她高兴的走到我身边说:“老师,我折好了”。我想:不如由她来介绍折法,这是锻炼她胆量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良好时机呀!于是我让大家停下来说:“小朋友,今天我们请熙熙来做老师,讲解折花篮的方法,好吗?”开始熙熙有些紧张。我便亲切的走过去牵着她的小手,并轻声的鼓励说:“老师这个地方折的还不如你折的好呢,你来帮帮老师好吗?”听我这么说,熙熙爽快的答应了。我给了她一张纸,她就边折边讲了起来,开始声音很轻,在我信任的目光中她越讲越响亮,讲完后我示意大家拍手表扬,熙熙开心地笑了,说:“谢谢大家。”

渐渐地,熙熙不管在同伴面前,还是在老师面前,话语多了起来,这使她拥有了一切成功、一份自信。

早教老师随笔3

早在电视购物中知道了《早教革命》这本书,但其中夸张的语气、张扬的推荐让我忍不住质疑和反感,所以一直对该书置若罔闻。偶然间,因为育儿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在网络查询时仔细看了此套书的介绍,才下决心购来学习,从中领悟颇多。

《早教革命》,是中国“早教之父”冯德全教授历经30多年的研究总结,打造出的冯氏早教的总结性、综合性的作品,是早期教育的理论和方法论的总结陈述。中国有句古话:孩子“3岁看大,7岁看老。”冯氏立体早教理论也正印证了这一早教古训。《早教革命——冯氏立体早期教育法》根据孩子0-6岁是最佳教育阶段的原理,制定一整套科学引导孩子学习的方法,指导父母在孩子不同的成长阶段如何去教育孩子,最大限度的开发孩子的天生潜能。《早教革命》分三个教育模块:开发大脑潜能、塑造性格品德、规范行为情绪,将受众群体精确锁定为0—6岁学龄前儿童,为宝宝制定每个阶段的早教方案,提供实效的早教方法,帮助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如孩子任性,内向怎么办?不愿去幼儿园怎么办?)

对于早教,我觉得要避免两个极端,要么就是家长抱着

太多的期望给孩子太大的'压力,要么就是认为孩子要自由自在的长大而错过了启发孩子的黄金时期,科学的早教,对孩子来说是件快乐的事,可以让他们在无意中学习知识,可以让他们的学习变得有趣,而不是为了把孩子培养成所谓的“天才”而压抑甚至扭曲孩子的天性,我感觉到的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其健康向上的品行,当然,作为家长需要付出足够的耐心和精力。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孩子的成长极大的影响。我们往往要求孩子怎样怎样,而自己却常常做不到。这样的教育成了霸道的灌输,又怎能让孩子信服呢?反思自己,平时我总教孩子讲话要文明、有礼貌,可自己常常对着她大叫大嚷,孩子说话的语气有时就是自己的翻版,一遇事就大叫大嚷,烦躁不安,原来都是自己教的。想来真的很惭愧。

还有一点我非常赞成冯德全教授的观点,就是绝对不能骂孩子,更不能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打击自己的孩子,说自己的孩子无能。虽然家长这么做,本意是想激发孩子,也许有小部分人是可以被激发,但大部分孩子只会越来越消沉,越来越失去信心,失去动力,因为它很失望,自己的父母竟然都不愿意相信自己,都嘲笑自己,从而自暴自弃。表扬和鼓励才是孩子继续努力的最好动力。当孩子取得进步,对家长来说可能只是微小的一点进步,但孩子可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作为家长就该给进行表扬或者鼓励,这绝对是给

孩子最好的奖励,也是孩子努力的最好动力,因为此时的孩子明白,只要它再进步就可以再次得到来自家长的表扬和鼓励。

人生的遗憾很多,作为儿女来说,不能左右父母给我们的环境,但作为孩子的父母,我们可以努力改善给自己的孩子制造良好的环境,不管未来的他们是否成为人才,但我希望自己的宝贝可以享受更多的快乐,让心灵健康。对于孩子的教育,所有的前提是保护好他们幼小的心灵,使之不受到伤害,作为父母,如果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就要首先做那样的人。

早教老师随笔4

早教要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美工区的活动不是用水彩笔画画,就是用橡皮泥捏东西,为了让幼儿对美术更深层次的认识,我这次设计了一个撕画,用五颜六色的彩纸撕出一朵朵美丽的彩色花。

案例背景:

“小朋友们,你们仔细看看,老师手里的花是怎么做出来的啊?”

“撕出来的。”

“今天我们要来撕彩色花,用五颜六色的纸撕出漂亮的彩 ……此处隐藏1927个字……远无法忘记她那与年龄不符的忧愁的容颜,内心总是酸酸的,怎一个心疼了得?

欣怡是粒角落的沙尘,不爱说话的她没有玩的很好小伙伴,静静的在等待着,等待着长大,等待着被关注,等待着被爱,可是欣怡心中又惧又爱的杨老师似乎忽略了一双等待着的眼睛。杨老师说班上那么多的孩子怎能一个一个的照顾,自己的能力和精力都不够,而且这孩子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家里人都不努力还能指望我一人来去改变,这怎么可能呢?如果我对她"下功夫",那对其他的孩子就不负责任,这样也会多出其他这样的孩子,这样的结果不是我们所希望的。

也许老师您忘了我们的职责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幼儿园中健康快乐的成长,在这里我们的孩子都能感受到我们是被爱着的.,这里是我们的家,在家里老师爱我,伙伴们喜欢我,这里的花儿很漂亮,这里的小乌龟很有趣,这里的空气很清新......内向的孩子常常不招老师喜欢,也许她对老师传教授的本领学得很慢,也许她不太会表达自己,也许她的作业质量很差,也许她在老师的心中是个笨孩子,可是如果那个孩子就是你呢?你会委屈吗,会酸酸的难受吗?如果那个孩子就是您的孩子,您希望你的孩子也是这样一直下去?您想知道她们在等待着什么?

内向的孩子是很敏感的,她的情感很是纤细,她需要温柔耐心的呵护,等待着你赞许的眼光,等待着小红花五角星,等待着热烈的掌声。

内向的孩子也需要好朋友需要伙伴,可以分享着快乐小秘密,可以分担着做"坏事“的恐惧和责罚,可以缓解离开家的焦虑不安。

内向的孩子等待着种种冒险的机会,冒险去开口说话表达自己,也许不是你想听到的话,冒险去尝试新的创作,也许并不合理,冒险去独自旅行,也许仅仅是到小伙伴家玩,也许......

内向的孩子其实最渴望的是被爱,他们的心中有着很多的话要说,她有很多的小秘密想倾诉,常常她们有很好的美术天赋,你可以从她们的画中有更好的了解,她们也是很温暖的,爱着爱着她们的人!

早教老师随笔8

一提到调皮的孩子,相信很多老师都会疼痛。因为我是第一次接触幼儿教育的工作,对于幼儿的保教也有头痛的经历。

有句话说得好:“幸福的家庭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现在想把这句话改一下“听话懂事的孩子是相同的,调皮的孩子各有各的不相同。”但是我也一直相信每个孩子都自己聪明的一面,独特的一面。

第一次走进教室就发现我们班调皮的孩子就非常多。一抓一大把。一个调皮的孩子就够让我们头痛了,现在还是一群调皮的孩子。而且宝宝的孩子都是极容易被情绪感染的,一个孩子哭另外的孩子也会跟着哭。我这个刚刚加入幼教工作的新手来说真的很难应付。

刚刚到这个班,我对每一位孩子都充满了爱心。对那些调皮的小朋友我也是非常有耐心的跟他们沟通交流。但是几个星期下来,我发现大部分宝宝都能很好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也能听老师的话,在老师的教育指导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只有那么极少的一部分孩子比较的调皮。我印象最深的班里的一个小朋友彤彤个性强、胆子大、对自己约束能力差,吵吵闹闹的给班级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我们每个老师都对彤彤进行了耐心的教育可是收到的效果都不是很好,她依然是上课随便下座位,然后就开始要找她的衣服和帽子还有书包,老师和她说在教师里热就不用穿外套,书包就放在橱柜里,她还是不肯。实在是让老师们都头疼。但是这个孩子在学习语言儿歌的时候表现出她的记忆不错,也喜欢老师表扬,但是表扬一会就又开始犯毛病了。

对于这个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要让她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个要通过家庭的.教育和幼儿园的教育一起配合。今天晚上彤彤妈妈来接她,她还挺好的,可是刚坐上她妈妈的电动车,她就嚷嚷着要脱衣服,可是这样大冷的天,怎么能脱外套呢。她妈妈一直耐心的和她说,她也不听,我和程老师也过去劝她,她还是不听,程老师给了她一个零食,希望平复她的倔强,可是她收到零食好了一会,等我们老师都走了,她又开始冲她妈妈嚷嚷了。

当我们在碰到这样的孩子时,是该怎么样去对待呢,值得家长和老师去深思一下,一个生活习惯的基本的养成比她学了几首古诗,会数几个数字重要的多了。或许这就是考验老师的忍耐性和彰显你教育魅力的时候了。

心理学认为:一个好的习惯形成需要21天。就这样周而复始,三番五次耐心地对孩子进行教育,相信,就是一块顽石也会变灵石的。

家长疼爱孩子也要注意给孩子一个适当的好的习惯的养成,教师的教育只是辅助性的,只要双方面的配合才能起到好的效果。无论什么样的学生都是可以有改变的。好动的孩子都是比较聪明的孩子,我们应该充分调动这些孩子好动的习性,让他们协助我们工作,给予他们鼓励与表扬,而不是一味地要求他们安静,不要动等,这样效果可能要好一些。

早教老师随笔9

对胆子孩子多一点鼓励。

班里有个女孩子,胆子很小,上课从来不举手发言,成绩也很差。有一次我亲眼看见她正在抄别人的作业,我走过去,无声无息的把她的作业和别人的作业拿了起来,没有说一句话。

晚上放学后,她来找我了,眼泪唰唰的往下流,哭得很伤心。我让她坐在我旁边,一边替她擦眼泪,一边说“你从来都是坚强的,怎么现在哭了呢?眼泪留在脸上,老师看不到你的笑容了。她听到我这么说,马上破涕为笑了。为了缓解情绪,我象没事似的与她闲聊。我问她“父母是做什么的?”她便不隐瞒的'告诉了我。我接着问她“你平时有什么爱好?”她回答我说“长跑、听音乐、打羽毛球等。”说着,她的情绪好了很多。看到她的情绪缓和了,我便同她说:“老师知道你早上抄作业是为了能交上作业,老师很高兴你能有这样的意识,但老师只是不欣赏这种做法。你能换一种方式自己做作业吗?”她马上意识到我并没有用严厉的语言去批评她,低着头说:“我昨天忘做了。没看见这个作业。我不是想要抄的,但来不及自己做。”我笑了笑,对她说“以后象这样事你和我说一声,过后补上就可以了。作业要自己做嘛!你看可以吗?你今天来找我,说明你是诚实的好孩子,老师很欣赏你!”听了这话,她瞪大了眼睛望着我,满脸的惊讶。我也望着她,微笑着。她看着我,终于笑了。我接着说:“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你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进入到班级的前列。但你要对自己有信心。我发现你有时不敢回答问题,是不是害怕回答错了同学们会笑你呀?”她点点头。我鼓励她说:“不必担心,回答问题是让老师知道你的想法,从而判断大家是否听懂了。即使回答错了也没关系,同学们也不会笑你的,因为谁也不敢保证回答一定是对的呀。你说是不是?”她想了想,点点头。我又说:“只要有充分的自信,我们已经成功了一大半了!我向你保证,只要你上课举手,我一定叫你回答。”她高兴的回答:“好的。”

第二天,我的课上,她的眼睛一直都没离开我。终于,课上有机会回答问题,她的手第一次举的高高的。我高兴的叫起了她。她回答是那么精彩,我由衷的说:“太棒了!你回答的真好。”全班同学也看到了她在课上的变化,都热情的鼓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荣誉。在这之后,课上时常看到她积极回答问题的身影,课下也能看到她和同学们一起微笑了。学习成绩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人也开朗的很多。

《早教老师随笔9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